1
衝破大風雪,我們坐在雪橇上,飛奔過田野,一路笑聲朗。
鈴兒響叮噹,精神多歡暢,今晚聖誕多快樂,把聖誕歌兒唱!
電視臺晚會的載歌載舞,音像商店的音響震耳欲聾,公園的草坪音樂此起彼伏,購物中心宣傳廣播的輪番轟炸,都迴響著這首經典的聖誕歌曲的旋律,整個空氣中漸漸彌漫聖誕的香甜誘人的滋味,漫步大街小巷,整個人都要沉浸在節日的漣漪裏,好像隨時都能飄飄欲仙。
大商場櫥窗的玻璃上,巨幅的聖誕老人畫貼,那個面色紅潤的異域老壽星,表情一成不變的誇張,白鬍子蓬蓬翹起,戴著紅豔豔帽子,正用慈祥的目光魅惑著爛漫的孩童,純情的少年,癡情的紅男綠女,整個世界好像都在他的祝福和微笑中熠熠生輝,遽然變得綺麗而羅曼蒂克……
超市的玩具櫃,走路還略顯踉蹌的BABY,睜著驚喜的大眼睛,在挑選琳琅滿目的聖誕禮物,女孩愛不釋手地撫弄著芭比娃娃、長毛絨狗和眼珠放著藍光的波斯貓,想像著天使姐姐張開翅膀的嬌俏模樣;男孩子則操起了響聲激越的衝鋒槍,擺弄著奇形怪狀的火車俠和奧特曼,沉浸在動漫的幻境中,仿佛他就是拯救地球的小超人!
裝飾雅致的咖啡廳,柔曼的鋼琴如溪水般歡暢流瀉,昏暗曖昧的搖曳燭焰,映著情人朦朧的秋波,照著高腳杯裏殷紅蕩漾的葡萄酒漿,耳畔是徜徉愛河的年輕人夢囈似的喃喃細語,此時此刻,叫人心醉,此情此景,只羨鴛鴦不羨仙!
透過柵欄和窗戶,偶爾能看到一、二家的屋子裏擺著綠葉婆娑的聖誕樹,明滅的燈珠串聯其間,再綴上七彩的花兒,營造出美輪美奐的聖誕氛圍,爺爺奶奶摟著孫輩自足的樂呵著,爸爸媽媽裏外穿梭地忙碌著,孩子扮演著當然不讓的主角,嚼著噴香的糖果,歪著頭打量這株異域泊來的神奇之樹,在腦際摹畫著聖誕老人來臨時的幸福,為來年許一個幸福的願景……
2
平安夜裏,如果不去教堂看看,豈非虛度?幸好左近就有,我們步出霓虹的繁華,繞過殘破的城中村,走向近郊那個肅穆的尖頂建築,然而,愈是走近,心緒愈是不安,絲毫感受不到接近天主的溫暖,反而在微微冬風中泛起了陣陣的涼意。
一條簡樸的板石甬道直通教堂的大門,已看到很多黑徐徐的模糊身影也在向著拱形的入口挪動,三三兩兩的,零零落落,都緘默著,各自懷揣著自己的那份神秘的渴望。門前臺階上方有帶罩子的昏黃的白熾燈,照的參拜者的臉蠟樣的蒼黃,毫無血色,仿佛歷經千萬裏的跋涉,已經疲憊而虛脫。
拱門內是長長的走廊,昏暗中,有人斜靠著,半躺著,坐著,虛弱地簇擁堆擠著,無奈地做出各種造型,他們多是穿著粗布棉衣的中老年人,有喉嚨重重哮喘的老太太,紮著花白而淩亂的髮髻;有戴著泛白呢質鴨舌帽的老漢,打卷的虎須上有熱熱氣息凝成的細水珠;還有戴著大大口罩的乾瘦的中年婦人,僅露出的兩只大眼骨碌碌地翻著,滿帶著疑懼和哀怨。
第二道門裏面是一個長方形的大會議廳,密排著窄窄的長條凳子,熙熙攘攘擠坐著好幾百人,仿佛聽見有隱約回蕩的嗡嗡聲,卻看不到有人交頭接耳,大多數的信徒都神情專注地低著頭,默默嘟囔著什麼,靜靜地期待著什麼,滿眼陰暗色調的各式臃腫的體態,在幾盞黯淡的白熾燈下,低低地蜷坐著的身影,好像匍匐著,尋找著,乞求著……
稍凸出些的前臺上,垂著一盞亮堂些的燈,散發著朦朧的光暈,一架破風琴擺在臺子的一角,泛著斑駁的暗光,一個略禿頂的戴著小圓眼鏡的中年人怪模怪樣地坐在琴後調試著音階。正對著風琴的方向,有七八個長得樸素而乾巴的女孩,穿著不甚得體的發皺的羽絨服,正在一個瘦瘦的長髮年輕人的指揮下試圖排成一行,小女孩們目光遊移,扭扭捏捏地斜對著台下的教眾。
大廳左右的兩面牆上都張貼著紅紅綠綠的宗教圖畫,顏色單調,印刷粗劣,多是些鮮明而寬實的大紅十字,還有些五官模糊、金髮碧眼的聖母、聖子、聖徒之類的人物,極其臉譜化,過眼即忘。圖畫的下端印著聖經福音中的名詩名句,如“忍耐終將結下喜樂之果”等,古板的字體,排得很密,又是繁體印刷,看上去很累。 再轉回去門口,才發現門內側有一個盛放聖水的木架子,一個佝僂的老人正用嘴親吻著那根暗褐色的木柱子,緊閉著雙眼,表情癡迷而陶醉。穿著黑色牧師服的高個子長者,用指頭蘸著碗裏的水向四下灑著,飛濺的恩澤落在虔誠信徒的臉上,他們如沐天恩,感激地在胸前不斷劃著十字。有幾個類似於我們的參觀者,用饒有興趣的眼神打量著這神聖而神秘的儀式,滿腹疑惑不解。
當我們重又跨出教堂的門檻,看到漫天的繁星依舊,習習涼意沖淡了籠罩在周遭的陰晦沉悶,我們如釋重負的出了一口長氣,回家的腳步邁的輕捷如飛。
3
沿著時光的隧道溯回到年少時代。從小我就對基督教有著濃重的好奇心,看到左鄰右舍的長輩們在禮拜天放下所有的活計,鄭重其事地收拾停當,一大早就趕廟會似的陸續前往教堂,我心裏頗為嚮往,那是一個怎樣的充滿巨大誘惑的聖殿,竟惹萬千大眾趨之若鶩?幾次路過教堂神秘的門口,我總是滿懷敬畏,渴望一探究竟,但缺少親近的引路人,一直沒能如願以償。
中學時,我曾在一些信主的親朋那裏,翻閱過厚重的《聖經》,精裝本,硬實的藍黑封面裏是極薄的有韌性的紙張,豎排版的繁體字,印的密密麻麻,極易看岔行,裏面似乎總是些空泛的說教,以及莫名其妙的難記的外國人名,年輕時看書只喜歡追逐扣人心弦的故事,對這些毫無興趣,於是就沒有了細讀下去的耐心,再加上看到一些福音小冊子上語錄式的讚美詩,聽到朗讀者半唱半念的古怪聲調,竟如催眠曲般的倒胃口,也就感歎,所謂的神聖的基督教世界,不過爾爾!
高校的外國文學課程裏有專章介紹《聖經》,教授們神乎其神地吹噓這是世界上印刷版次最多、印量最大的一部奇書,學文者不可不讀,窮畢生精力也研究不透它的。於是,就到一些舊書攤上淘得一些《聖經故事》之類的通俗讀本,以饗好奇的夙願。慢慢的靜下心,將就著能理清舊約的情節發展脈絡,到了新約部分,實在又沒了那份虔誠拜讀的心境,只好不了了之。但是,我也管中窺豹地明白了《聖經》的概貌,說起來無非就是人類起源的神話,加上一部血淚斑斑的猶太人被難史,再加上歐洲文明規範教程而已。
有了對《聖經》的這樣認識,回頭看看那些克盡誠心無限效忠聖靈聖子的億萬大眾,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私下裏認為他們有些愚不可及,似乎他們都自願地被某種看不見的藩籬圈住了,失去了做人的許多自由和樂趣。然而細想想,數千年來,盲目忙碌著的衣食小民,在沒有現代科技娛樂的漫長世紀裏,漂泊的靈魂往何處寄託?苦悶彷徨何處傾訴?傷痛疾苦災難何以解脫?他們需要找尋一塊淨土以釋放精神的懺悔,他們需要找一盞明燈以照亮漆漆的長夜。公開的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地下的各種幫派、教會,都是泱泱民眾放逐自我的樂園,他們在辛勞一生中,始終抱持著星星點點的希望,活在美好天國的幻象中,這也是一種淺薄而純樸的幸福呀。
相反的,我們這些讀書識字的所謂明白人,已然沒有了那種霧裏看花的朦朧美感,不再相信各種造神的動人謊言,不再有來生來世的奢望,只好活在現代科技堆砌的冰冷的現實中,感歎著生存的空虛無聊,死亡的煙消雲散,不也同樣是另類的偏執和無奈嗎?科學是一針醒腦劑,在異樣痛苦的?那,我們還執拗地睜著探究的眼睛,盯著傷口流出的淋漓鮮血,咂摸著下一刻更真切更殘忍的生命之痛!
4
夜已深,潔白悅目的天花板,吸頂燈釋放著溫馨和寧靜,孩子們在節日的亢奮疲乏之後都已安睡,我走到女兒的臥室幫她掖好被子,看到她的床頭擺放著嶄新的棉襪子,這是她從小到大都樂此不疲的小把戲,十年前,妻子會在襪筒裏塞上兩把糖果和幾枚硬幣,聖誕的早晨,女兒醒來會驚喜得兩眼放光,整整一天都沉浸在莫名的幸福之中,像個花喜鵲般快樂地蹦來跳去。慢慢的,她的心眼多了,往往就在聖誕前幾天念叨她嚮往的某件禮品,帶夜光的袖珍手錶啦,時髦的MP3啦,結果平安夜聖誕老人都會不折不扣的完成她的心願。
上周,她總在我們面前抱怨自己的手機上網太慢,款式太舊,同學都笑話她了,我和妻子相視苦笑,這麼多年來她的小算盤我們再清楚不過了。於是我們咬咬牙提了一千多元,買了款最新的3G智能手機,趁她熟睡之際悄悄地塞到床頭的襪子裏……
我打量了一番,女兒的臥室裏貼得滿滿的都是明星帥哥的靚照,她已經長大成人了,再不是那個只知含著糖果瘋笑的傻丫頭,她的聖誕願望也不再僅僅局限於洋娃娃之類的實物了,或許她更渴望能從襪筒裏得到一封纏綿的情書,一枚亮閃閃的戒指,這,就是我們這些躲在聖誕老人面具後面的家長們無能為力的了,即使這世上真的有聖誕老人,他老人家又能玉成少女的羞於啟齒的心願嗎?
聖誕,平安夜,泊來的也罷,盲目趕潮也罷,總能給寡淡的生活添上一抹七彩的綺麗,讓辛苦求生的凡人做一個美好的冬日甜夢,這,不也是別樣的浪漫嗎?
願上帝與我們同在,阿門! |